1
大咖想出了禮品蔬果的方法
第一大段是上午刷微信,看到一個群友的朋友圈分享:
曾經看到過一位得到用戶的提問:
我家住在縣城附近的公路旁邊,有一塊小菜地,
我怎么才能把我自己種的菜賣出去呢?
你看,這個問題,是類似于我們生鮮無人售貨柜運營者最真實的挑戰,
而且還可能關乎他一家人的生計,但這樣的問題,上哪兒去找答案呢?
教科書上沒有,商學院里沒有,互聯網上也沒有,
一個專門開小店的大咖叫黃碧云,她說,
你的菜地,規模不大,所以如果你要把菜送到市場里去賣,你就沒有規模優勢,也沒有價格競爭力,
所以我建議你還是在你們家附近的公路旁邊賣,但是請注意,縣城附近的公路旁邊,
表面上看車流量很大,但是,這些車都是呼嘯而去的,你很難吸引他們停下來買你的菜,
所以,如果你要在公路旁搭個棚子賣菜,請注意以下幾個點:
第一,在這條路上,進城去辦事、看親戚的人比較多,
那你就可以選一個外觀不錯、還不貴的菜籃子,
把菜分門別類地組裝到一個籃子里,這樣就變成了一個蔬菜藍,
然后在攤位上掛一條橫幅,橫幅上,我送你一句話,
寫上“進城走親戚,帶籃農家菜”這樣的宣傳語,大白話,好懂又接地氣,
更關鍵的是,加上這樣一條的宣傳語,你就不是賣菜,而是賣禮品了;
2
蔬果禮盒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分享的群友是智能無人生鮮柜廠商大客戶經理,
引用文中的大咖給賣菜的農民兄弟支了一個招,在路邊搭大棚賣禮品蔬菜,
這大咖的主意看上去很不錯,但其實沒有實際操作性,完全是拍腦袋創意,
在路邊搭大棚并不難,很多景區國道旁都有這么操作的當地菜農果農,
難點是在把蔬果整成禮品盒,這個工作對習慣耕種的農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蔬菜水果如果要當禮品,勢必在蔬菜水果的挑選分揀,禮盒選擇、禮盒文案設計,
甚至是大棚的橫幅制作上,都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完全不是把蔬菜水果堆在禮盒里就能吸引人,
想象一下如果很多毫無特色的蔬菜水果禮盒放一起讓你挑選,里面的產品也是很普通的,
最多就是說農民自種新鮮無農殘,價格還比超市略貴(這么做肯定要貴點),
能吸引開車一路狂飆的你停下來去買幾盒送人嗎?反正我肯定不會買的,當然楊梅這種特色產品除外
更噩夢的是,到了收攤時,100盒才賣了20盒,還有80盒明天再賣品相肯定不行了,
然后只能把剩下的撤掉禮盒再散裝,農民兄弟想了想,明天還是不折騰了,
直接搬蔬菜批發市場吧,無論虧還是賺至少能全部賣完,這么麻煩下次可不能搞了;
3
智能無人生鮮柜和IP的相融
智能無人生鮮柜的蔬菜水果是賣給什么客戶的?
大家無論在生鮮柜買沒買過蔬果,也完全能想象這個場景,
用戶為什么會買,也就是價格合適圖個家附近方便,
宣傳上面自以為是的更新鮮無農害這些介紹根本沒人會信,
以扶貧為名義幫助農民直銷的宣傳也最多打動人家一、二次,
這些做法是根本不存在黏性的,等用戶買到幾次不滿意就會降低購買的頻率,
正確的做法是設立一個農家小弟小妹的IP,比如叫農小二阿炳,
然后在生鮮柜醒目位置對自己進行下介紹,在周邊多少公里外的山里承包了幾十畝地,
并放置個人微信二維碼,用誘惑掃一掃送一份蔬菜禮盒(也可以有人現場操作),
因為有免費的誘惑,家庭婦女為主的用戶會主動添加,
添加后農小二阿炳干點什么呢,就可以每天在朋友圈大量的發送辛苦耕種的視頻照片,
分享蔬菜果實豐收的喜悅,分享所有蔬果都是以自己吃的為標準無農藥殘存,
偶爾再發點組合的促銷信息,晚上8點后分享賣不完蔬菜的額外折扣,
這些行為都可以通過用戶家門口的無人生鮮柜來變現,促銷和折扣可以在支付系統設置優惠碼,
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因為無人生鮮柜是死了,用戶和生鮮柜之間的鏈接無非是方便,
而農小二阿炳是活生生的一個人,每天大量的分享會讓用戶產生更多的信任,
用戶餐桌上的產品都是農小二朋友圈種出來的,看著從田地到餐桌,這種感覺就會讓每一口菜也更有味道,
隨著天天看朋友圈和不時的聯系溝通,用戶會覺得和阿炳更加熟悉,信任就漸漸形成了,
無人生鮮柜作為農小二阿炳的渠道,就會得到更多銷售,時間長了以后阿炳可以賣蔬菜,賣水果,賣土雞,賣土豬肉,
畢竟阿炳這么用心,生意肯定會越做越大,每個人最喜歡看到的就是身邊人的成長,
那有朋友會問,阿炳是真是存在的嗎?可以是真實的,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部分真實,
可以委托真實供應的農民供應商,每天拍下種菜養雞的圖片視頻,
也可以經常去下山間農地拍攝視頻,找些田地旁花點錢掛上阿炳生態蔬果園的牌子,
等生意越來越穩定無人生鮮柜越來越多用戶越來越多真的可以搞生態農莊了,還能加入生態旅游,
設置ip+朋友圈贏得信任+智能無人生鮮柜變現,這才是一條真正能帶來營收的道路;
無論對于賣蔬菜,賣水果、賣豬肉、賣特產的無人生鮮柜運營者,都可以這樣操作,這是一直倡導的觀點:
只有想法設法將目前運營的共享無人設備的顧客引入后端陣地,才能延長顧客的終生價值,才能靠后端發力賺取更多利潤。